【早安健康/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麵包、麥片造成癌症、失智? 前天(2019-8-10)收到一個簡訊,標題是「麵包、麥片要少吃!營養博士敬告:這 1 個飲食習慣再不改,癌症、失智症都跟著來…」。 這是一篇2019-7-30發表在《CMoney投資網誌》的文章,而其真正的目的是在介紹或推銷一本剛發行的書。有關這一點,我會留在最後來討論。我要先把《CMoney投資網誌》這篇文章裡有關糖和失智、以及糖和癌的部分拷貝成下列5點,並予以一一駁斥。 (一)糖質和失智症乍看完全沒有關聯,但其實兩者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彼此還會相互串聯,引起更多負面的連鎖效應。(註解:所謂「糖質」就是「碳水化合物」) 有關這一點,我請大家先看一篇去年11月發表在高影響力期刊Cell Report的研究論文(請見文末參考來源註2)。 它的標題是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Low-Protein and High Carbohydrate Diets and Caloric Restriction on Brain。它的結論是「非常低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可能是一種可行的營養干預,可以延緩大腦老化」(A very low-protein, high-carbohydrate diet may be a feasible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to delay brain aging)。所以,高影響力的研究所得到的結論是與《CMoney投資網誌》這篇文章所說的背道而馳。 還有,我也請大家看我在今年2月27發表的糖與失智症的關聯。我在結尾說:「高糖飲食是與失智症有關聯,但是,其程度不高。」 (二)失智之後會產生較大「糖質需求」。 有關這一點,我請大家看兩篇研究論文。第一篇的標題是Quantifying the Eating Abnormalities in Frontotemporal Dementia。這項研究發現患有「額顳葉失智」(frontotemporal dementia)的人會發生攝取較多「碳水化合物」(約40%)的現象。所以,這就是所謂的「失智之後會產生較大糖質需求」。 第二篇的標題是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這項研究發現,在所有失智症患者中,患「額顳葉失智」的人約佔2.7%。由此可見,所謂的「失智之後會產生較大糖質需求」,是誇大了將近40倍。 (三)糖質提高罹癌風險:糖質和癌症之間的關係,最近也漸漸受到矚目。尤其是「腺癌」(Adenocarcinoma)這類的癌症,據說和糖質間的關係相當密切,患者數更是不斷增加。 有關這一點,我就不需要引經據典了。我只請大家看「據說」這兩個字就好了。想想看,一個所謂的專家,權威,竟然需要靠「據說」來傳達健康資訊。您說,是不是很可悲。 糖解作用會讓身體變酸性、提高癌症風險?究竟體質有沒有分酸鹼、會不會因此容易生病,下一頁告訴你答案 (四)只要攝取糖質,就會有罹癌風險,因為糖質本身就是癌症的熱量來源。 有關這一點,其實也就只不過是一則在網路上流傳了好幾年的「說法」。但是,我請大家先看一篇美國癌症學會的文章Good-for-you Carbohydrates(對您有好處的碳水化合物)。它說,麥片,全麥麵包,糙米飯等全穀類碳水化合物,都是癌症病患應當多攝取的食物。 那,您是要聽信網路上流傳的「說法」,還是要相信美國癌症學會的建議? 再來,我請大家看我去年10月發表的癌症的人可以吃裸麥麵包嗎。我在結尾說:「這五篇論文都是對裸麥的抗癌潛能予以正面看待。也就是說,癌症病人非但不用擔心食用裸麥,反而應被鼓勵。」 (五)糖解作用會使身體偏向酸性,形成「惡病體質」(Cachexia)。到了這個階段,身體會更容易產生癌細胞,提高惡性腫瘤的風險。 有關這一點,我就先請大家看「身體偏向酸性」這6個字。 我想,您一定聽過「酸性體質」「鹼性體質」這套東西吧。可是呢,創造這套理論的傢伙Robert Young,去年才被法庭判決要賠一億美金給一位受害者(被他注射蘇打水治療癌症,請看酸鹼騙子陰魂不散)。所以,您還相信「酸性體質會提高惡性腫瘤的風險」這番鬼話嗎? 好,現在我們可以來看為什麼我會在一開頭說《CMoney投資網誌》這篇文章的真正目是在介紹或推銷一本剛發行的書。這是因為在文章的最下面有註明「本文擷取自: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並且還附上該書的購書連結以及封面圖片。 這本書的發行日期是2019-7-31,原作者是水野雅登。有關這位作者,購書網頁的介紹裡有這麼一項:「水野醫師… 實踐治療癌症的維生素生酮療法」。 有關「生酮療法」,我已經發表過10篇文章了吧。其中的一位生酮醫師之死曾引起很大的震撼(台灣的主流報紙和電視都有報導或引述),而主要的原因是這位實踐生酮療法的醫生才40出頭就因為堅信另類療法而錯過可以救他一命的治療。 這位醫生還在世的時候是這樣介紹他開設的診所:「謝旺穎醫師以『細胞分子矯正醫學』為基礎,搭配生酮飲食指導,以及大劑量維他命點滴注射,成功逆轉你以為只能吃藥控制的慢性病、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是癌症。」 您看,謝旺穎醫師所實踐的,是不是跟水野醫師所實踐的,非常相似? 哦,對了,水野醫師還說「酸性體質會提高惡性腫瘤的風險」呢!他應當不至於會用蘇打水靜脈注射來做治療吧。 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科學的養生保健,版主林慶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現已退休),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參考資料: 顏宗海:吃隔夜菜不會致癌!反而這件事才更要擔心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24)
- Nov 16 Sat 2019 09:24
從1比5落後大逆轉 納達爾驚險晉級將遇西西帕斯
- Nov 16 Sat 2019 09:23
太空產業新紀元 中央大學與晉陞太空科技締約合作
今年 5 月,SpaceX 發射了第一批 Starlink 衛星,有人拍下了 60 顆明亮衛星一字排開劃過夜空的畫面,就像一排發光的螞蟻。這些亮到肉眼可見的衛星,對天文學家來說完全不是值得稱讚的事,一來將嚴重干擾科學觀測,二來衛星光害將害業餘觀星者更難發現天然恆星發出的微弱光芒。Starlink 衛星群是 SpaceX 一項野心勃勃的計畫,旨在利用放在低地軌道(約離地表約 500 公里)上的大量衛星提供全球高速網路服務,這與過去的通訊衛星所使用之方法不同,以往是將單顆衛星放在更高的地球同步軌道(Geosynchronous orbit,縮寫 GSO,距離地表約 36,000 公里)上,它們保持在赤道上方明顯固定的位置。放在地球同步軌道的衛星需要地面天線來接收訊號,而放在低地軌道的衛星將不需要這些龐大的接收設備,但後者波束覆蓋範圍小,所以為了實現全球高速網路服務,需要以量取勝。對此,SpaceX 展開了野心勃勃的 Starlink 衛星計畫,預計到 2020 年中要發射 12,000 顆衛星至低地軌道。12,000 顆衛星是什麼概念?比較:目前地球軌道上約有 18,000 個人造物體,其中正在運行的衛星僅約 2,000 顆,SpaceX 此舉有如派出衛星兵團在天空駐紮,只要你站在正確位置抬頭,就能看見 Starlink 衛星──這也是天文學家最擔心的地方。今年 5 月,SpaceX 發射了第一批 Starlink 衛星,昨日又發射了第二批 Starlink 衛星,雖然 SpaceX 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向天文學家們保證,一旦衛星到達預定軌道點就不會影響地面望遠鏡觀測,然而當第一批 Starlink 衛星抵達最終軌道後,天文學家定睛一看:傻眼,這些衛星亮到無需望遠鏡也能用肉眼看見。等到明年上萬顆 Starlink 衛星高掛夜空,天文學家指出,屆時就不是偶爾的光害干擾,而是長期的光污染,無以數計的衛星將清晰可見,尤其是黎明前和日落後幾個小時、兩極地區和夏季夜晚,對天文學家和觀星者來說將是場災難。舉例,位於智利的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arge Synoptic Survey Telescope),帶有 8.4 公尺主鏡,每 3 天就會拍攝全天空一次,然而等明年 Starlink 衛星星系分布完成,Starlink 衛星將會入鏡望遠鏡拍攝的許多圖像,如果是長曝照片,還會看到照片中出現數 10 個衛星的光條紋。如果你也想親眼看看 SpaceX 的 Starlink 衛星有多亮,《Heavens Above》這個網站已經幫你算出衛星會在哪個時刻、哪個地點通過頭頂;或是透過《CalSky》網站搜尋「Starlink」關鍵字,也可以直接找到衛星位置。(首圖來源:VideoFromSpace/Youtube 影片截圖)
- Nov 16 Sat 2019 00:45
許莉潔親吐歌手心聲 坦言:不想妥協
四年三上春晚,知名智慧型機器人公司優必選來到了 TechCrunch 國際創新峰會 2019 深圳站的論壇上,優必選科技首席品牌官譚旻在現場分享了 UBTECH 的初心、戰畧佈局、護城河以及整個人工智慧潮流下的機遇和挑戰。“我們現時是在全球範圍內,AI 應用落地上是最完整的。” 譚旻介紹說,現時優必選在 4 個覈心的應用:教育、娛樂、服務、安防。醫療上我們也有部分的佈局。在 4 個覈心的應用裡面,我們以機器人為載體,圍繞我們覈心的應用,把用戶體驗和內容等生態全部作為產業鏈的綜合上下游的企業。讓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譚旻表示:“我們覈心的思考在於我們就是做機器人,這是非常聚焦的點,我們圍繞著以機器人為載體去做。”而讓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是優必選的覈心思考。譚旻介紹:“把業界幾百萬美金製造成本的機器人降到中產家庭能够付得起的價值範疇,這是覈心要路。如果這個東西做不到,其他的科技再怎麼發展,消費者還是買不起。”消費者體驗方面,在譚旻看來:現時消費者對新技術應用的產品非常樂於去嘗試。無論國內國外,在語音技術的語音理解應用方面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語音跟語義是相互理解的過程,還需要慢慢提升體驗。優必選圍繞機器人的覈心科技,在視覺、控制、語音以及作業系統等方面把機器人放到不同的落地場景裏面。首先在娛樂場景中,在娛樂的基礎上做教育,在教育的基礎上做服務和安防,再把 AI 放到機器人中,在不同的場景中應用實現商業閉環。5G 機遇下的機遇和挑戰“人工智慧對於機器人、5G 是非常好的促進。它是低時延的科技,機器人作為 AI 的載體,當速率提高的時候,機器人的敏捷度會大大提升,互動的體驗會更好。“ 譚旻表示。譚旻認為智慧型機器人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一定有非常多需要探索和需要驗證的地方。覈心點分兩個步驟:一個步驟是從長遠來看,必須要在科研上有關鍵投入和覈心投入。但是短期必須要找到自己的造血能力在哪裡。這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一樣的叢林法則。“談到優必選的 “護城河”,譚旻介紹了優必選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產業鏈的綜合、與頂尖大學戰略合作以及把 AI 科技連結到機器人系統三個階段。產業鏈綜合:在舵機的生產上,從幾公斤到幾千公斤的舵機,優必選做到了產銷鏈一體化。與頂尖大學合作:機器人方面,我們和頂尖大學做了戰略合作是優必選的第二次科技跳躍。AI 科技連結到機器人系統:AI 部分,優必選發佈了機器人作業系統,針對上下游的資源、內容生態的綜合,把整個生態對接到機器人的作業系統上,讓機器人的服務能够真正有意義。” 人工智慧行業,包括機器人行業在 50 年到 100 年的發展中會顛覆人類社會現有的科技架構。“譚旻表示。延伸閱讀:
- Nov 16 Sat 2019 00:45
勤業眾信攜東吳會計 培育數位審計人才
「自己去跑步的時候也會覺得好累,但如果不去總會想到,如果被國家隊徵招,跑不動、拖累隊友怎麼辦。」連2季摘下木蘭聯賽金靴獎的台中藍鯨當家前鋒李綉琴,這樣笑談自主訓練的苦悶。外號「Ogo」的李綉琴本季以19顆進球,打破過去5屆包含自己保持的單季最高進球數,成功連霸金靴獎,9日木蘭總軍賽更是立下大功,幫助藍鯨在開局落後的情況下,連進2球反超,終場以5:2大勝花蓮女子隊,完成隊史首次3連霸,李綉琴也獲得MVP殊榮。「是大家想贏,大家想站出來。」拿下MVP的李綉琴並不居功,反倒展現身為隊長的風範,「首回合作客花蓮,大家綁手綁腳,今天回到台中我們熟悉的場地,換她們急躁,感覺雙方都有主場魔咒。」並表示中場休息趕緊提點大家賽前所做的演練,才喚回擅長「簡潔」球風的藍鯨。銜著木蘭金靴頭銜重返國家隊,李綉琴透露,「緊張又怕受傷害,太久沒踢了,怕拖累隊友。因為工作沒辦法配合,對教練團很抱歉,雖然沒辦法去嘉義參加集訓,但反而更把握在藍鯨訓練的時間,不放棄任何可以代表國家隊的機會。」27歲的李綉琴表示前一次代表中華女出賽,是去年11月底在關島舉行的東亞盃,之後因教練等工作關係缺席近1年。說起重返國家隊,她是又期待又緊張,臉上顯露出藏不住的喜悅。為了明年2月的2020東京奧運資格賽最終輪,中華女足本月15日將在台北田徑場和泰國進行國際友誼賽,這也是女足國際賽首度賣票里程碑,5日後作客緬甸,先替12月的東亞盃暖身。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足球/史上首次賣票且完售!台中藍鯨逆轉花蓮奪三連霸
- Nov 16 Sat 2019 00:44
網球》 將全力爭取東奧參賽 謝淑薇:對台灣、對國家賽問心無愧
記者連雅卉/綜合報導中國女星李小璐曾奪下金馬影后的殊榮,和賈乃亮婚後育有一女,怎料卻被爆出和嘻哈歌手PG One大搞婚外情,起初2人雙雙否認,直到近日纏綿私片外流,男方才認了確實有過感情,而事發後外界也相當擔心賈乃亮的狀況,有知情人士爆料他彷彿「換了一個人」,今證實她和賈乃亮離婚,賈乃亮工作室也發出聲明。▼▲工作室發文宣布離婚。(圖/翻攝自微博)李小璐和PG One日前被爆出數段在昏暗房內十指交纏、接吻、摟腰的影片,親密互動完全就是熱戀中的情侶,2人在否認了1年多後,終於發現紙包不住火,PG One日前在微博PO出長文,除了認了不倫戀外,同時指控有人在背後操弄整件事,但李小璐從頭到尾都沒有發言,卻被發現事發當晚短短幾小時就上線了近百次,對自己的緋聞似乎相當在意。▲李小璐和PG One的私密影片外流。(圖/翻攝自微博)李小璐和PG One在2017年底爆出「夜宿門」事件,當時2人矢口否認,並揚言提告,雖然照片擺在眼前,但賈乃亮仍發出聲明表示相信李小璐,後來數次傳出李小璐和賈乃亮已經離婚,但他們始終沒有正式對外承認,直到上個月底,李小璐和PG One摟腰、親嘴、十指交纏的親密片流出,再次掀起軒然大波,PG One才承認確實和李小璐有過感情,等同給口口聲聲稱是「大哥」的賈乃亮戴了頂大綠帽,今賈乃亮不在隱忍,透過工作室發表聲明,證實結束這段七年婚姻,兩人透過聯合聲明表示,「離婚協議簽署且辦理完離婚登記後,雙方原於當日公布消息,但基於不佔用網路公共輿論資源的考量,故一直未予公開。」至於小孩部分,聲明中也提到「無論雙方婚姻狀況如何,都會共同肩負起做為父母的責任、撫育並陪伴孩子成長。」也希望外界給他們一些空間。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快訊/許孟哲曬大鑽戒求婚成功!凱渥甜模趙孟姿點頭嫁了曝「大腸差點跑出來」!抗癌成功15年 楊烈揭主要關鍵他自爆夢到「他」當選!雞排妹嗆聲:韓國瑜當總統我會移民《炮仔聲》女星消失螢光幕!親揭「卵巢長瘤」停經6個月
- Jun 21 Wed 2017 08:37
高雄汽車借款政府立案
- Jun 21 Wed 2017 08:37
高雄汽車借款放款迅速